热推荐:人体工学椅从没想过:自己真正的对手会是汽车
最近老腰有些隐隐作痛,于是就考虑着在公司整一把人体工学椅。
问了一圈,都说赫曼米勒舒服。我一搜,这价格可不该舒服么。。
(资料图片)
正准备剁手,隔壁搞二手硬件的同事跟我说,有个赫曼米勒平替,便宜,体面,还特舒服。学名:别克GL8的座椅。
打开海鲜市场一搜,好家伙,只要小几百块钱,就能拥有真皮包裹、多向可调,高配甚至还有加热通风。
甚至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好评。
不过仔细一想,这也不是汽车座椅第一次,因为坐着太舒服而被搬到其他地方。
就比如足球场边教练席的椅子,其实就是跑车的座椅。
1994 年,因为球队经理的背不太舒服, RECARO 就在场边临时给他配了一把跑车的座椅。
结果因为坐着舒服又很好看,就立刻在足球场上流行了起来。
而把汽车座椅改成办公椅这种事,其实好多车企自己也干过。
虽说多少有些整活的成分在,但也说明了汽车的座椅坐着确实是舒服。
为啥汽车座椅坐着就能比其他椅子舒服这么多?
只要翻翻汽车座椅的发展史就能明白,它这极高的舒适度是经过无数“虐待”才打磨出来的。因为在汽车诞生的这一百多年里,汽车座椅也跟着进化了一百多年。
19世纪末汽车刚发明那会,主要的用途是拉货,所以只是放一张板凳,能坐就行。
20世纪以后,汽车开始替代马车变成了富人的交通工具,沙发式座椅就出现了。
用弹簧和海绵做支撑,用真皮做包裹,还加上了椅背,一比一复刻沙发。
但舒服归舒服,沙发的问题还是挺多的。
比如椅面太平,一开快人就会在椅子上左右滑动。拐一个弯,能从主驾滑到副驾,是真不安全。
所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,汽车座椅的主线任务就是变得更安全。
比如 20世纪初出现的桶式座椅,侧面增加了支撑结构,能把乘客“固定”在原地防止滑动,因此也成了当时许多赛车的配置。
但随着汽车跑得越来越快,人们对座椅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
1958年,沃尔沃发明了三点式安全带,通过保护躯干大大降低了当时的车祸死亡率。
再往后,头枕出现了。相当于在人们脖子后面放了个缓冲区,让颈椎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大幅减小。
所以,头枕的本意其实不是为了坐着舒服,而是为了保护脖子。
到这,汽车座椅的安全技能基本就点满了。
而后,就是在提高舒适性的道路上彻底放飞自我了。
1955 年,福特推出了座椅四向电动调节;1966 年,凯迪拉克第一次用上了座椅加热;1997 年,萨博搞出了座椅通风,放屁不用担心捂出痱子......
再往上,更是出现了像迈巴赫这种的超级座椅。能按摩、能听歌、甚至还能躺倒。
我摸了摸酸得不行的老腰,流下了酸得不行的口水。
毫不夸张的说,现在的汽车座椅,已经是一门复杂到堪比理综试卷的大学问。
抠出一根螺丝,背后都是成吨的技术思考。
比如座椅发泡,看着好像就是普通的海绵,但想要营造出那种刚坐下时柔软舒服,开车的时候支撑到位的微妙感受,就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测试回弹率,必要的时候会结合多种硬度不同的材料。
有点类似用了碳板的跑鞋,用更硬的材料做支撑,用更软的材料做缓冲。
归根结底,汽车的座椅之所以能坐起来这么舒服,还是因为它的发展历史长,且一直在解决各种和舒适、安全有关的难题。
现在的它,就像是一个练度拉满的老玩家,和人体工学椅这种新入坑的萌新PK,肯定就是各种降维打击。
而现在,人们对汽车舒适性和静谧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,各大厂商在座椅上也是卷的飞起,各种零感座椅、太空座椅玩出了花。
但要说谁最离谱,肯定就是飞凡。
为了把F7的巴赫座椅搞好,他们基本上把你知道的所有学科都用上了。
脖子哥甚至仅凭想象,都能猜出他们产品研讨会的现场会是怎么个卷到离谱的情况:
* 某天,飞凡负责座椅的 Boss 把各个部门都叫到了一块 *
“大家畅所欲言啊,我们的巴赫座椅,一定要成为国人坐着最舒服的座椅!”
最先说话的,肯定是人体工学部门:“那巴赫座椅就需要符合中国人的身体尺寸!”
Boss一听,有道理,搞!
于是乎,他们联合了国内标准化权威机构,花了三年时间采样了三千多个驾驶员的数据,搞出了一套涵盖23项表征指标与5%、50%、95%三种体型规格的,国内首套全指标的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。
简单点说,就是把国人的身高腿长,彻底摸透了。
有了这套数据库的支持,飞凡F7的座椅就能更加贴合中国消费者的身体曲线,坐着自然也会更加舒服,基本就相当于是拿着答案去考试。
所以,飞凡F7能在中汽研的“舒适之星”的认证里,成为第一款在压力分布共30个子项目中获得满分的车型,也就毫不意外了。
人体工学部门话音刚落,搞力学分析的又发话了:“我们得分析好腰椎的受力,才能设计出最舒服的椅子!”
Boss一听,有道理,搞!
于是乎,飞凡团队通过统一的力学分析,提出了一个名为“腰部友好”的解决方案。
他们通过四向的腰托调节功能和靠背上65mm的软发泡层,最大程度地贴合了人的背部曲线,提高对腰椎的支撑力。
同时,他们还用了580mm长的同级最长坐垫、电动腿托和三层共70mm的软发泡层让屁股的受力更均匀,缓解腰椎的压力。
要知道一般汽车的软发泡层基本都不会超过20mm,巴赫座椅这个用料水平,算是特别友好了。
这时,医学部门突然破门而入:“你们考虑到开车时候的震动频率对人体的影响了吗!”
Boss 眉头一紧,得亏你们的提醒啊,快说说看!于是他们说道:
汽车受到的主要振动就是路面的颠簸,而我们的身体是存在着一个耐受频率的,只要当震动超过这个频率,人就会感觉不舒服。
而且,人体每个部分的耐受频率还不一样。
座椅要想做到舒适,它的固有频率就必须避开两个频段:不能形成与悬架的共振,不然开着开着就散架了;不会导致人体的共振,不然越开越难受。
所以,飞凡 F7 在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灵敏度分析,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,验证出路面与轮胎震动的频率主要分布在0-15Hz ,而人体脏器的主要共振频率是 4-12 Hz 、脑袋是 25 Hz 。
于是他们进一步研究,靠着虚拟仿真和座椅结构的加强,把F7上巴赫座椅的一阶横摆模态由15Hz提高到接近19Hz,完美地避开危险的频率区间。
本来到这,这个会也就结束了。然而 Boss 一看,还有无数个部门举着手准备发言。
所以他大手一挥:
“都一起说了吧!”
于是,底盘部门也冲出来说:隔振做得好才会更舒服!
然后他们就在飞凡F7上用上了米其林PS EV轮胎主打柔软舒适、用大量的铝合金降低了簧下质量、用上了比橡胶衬套舒服了450%的液压衬套......最后,让F7的底盘隔振率达到了95%,
也就是感受不到路面大部分的颠簸了。
而后音响部门也发话了:身体的舒服不叫舒服,心灵的舒服才叫舒服!
于是乎,他们给F7用上了头枕扬声器,配合上 3D 立体声,让巴赫座椅不仅坐着舒服,和音乐的距离也更近,直接就是一个醍醐灌顶,洗涤心灵。
看着大家越说越起劲, Boss 有点崩溃了。于是他再次大手一挥
“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,就都用上吧!”
* 最后,工程部门崩溃了 *
虽然,上面开会的过程是我瞎编的,但在看到 F7 上市,这些功能和设计一样不落的时候,我脑子里的第一印象,其实就是这个照单全收的霸气 Boss 。
因为能看出来, F7 是有把舒适做好、把享受的门槛降低的决心的。
而这,其实就是爆火的潜质。
当然,最让我惊讶的,其实还是 F7 昨晚公布的上市价格。
22.99 - 30.19万不但是比预售时候的价格低了一大截,它堂堂一台中大型车,都已经卖到中型车的价格段了。
下半年才会上市的基础版车型,甚至只要20.99 万就能拿下。。
不仅价格香,这一手错位竞争还直接把压力给到了比亚迪、蔚来和特斯拉。
不过,F7 卖得好不好,现在还没法过早地下定论。
但我有个不成熟且有点急的想法,那就是巴赫座椅同款的办公椅,飞凡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下。
毕竟,我 GL8 座椅刚提交了订单还没付钱就看到了巴赫座椅,我这付款是点还是不点呢。